1、飞鱼mm38舰舰导弹 简介: 飞鱼MM38舰舰导弹是法国航空航天公司战术导弹部根据法军需求,在军方支持下于1967年开始开发的一种亚音速近程掠海反舰导弹。在研发过程中,1967年10月中东战争中,埃及用苏制冥河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的战例极大的促进了飞鱼导弹的发展。1971年7月~1972年厂方进行了研制核定形试验,1972年~1974年法海军和英国及联邦德国分三阶段共同进行了测试,共计发射40枚,38枚获得成功。性能结构: 飞鱼导弹采用正常气动布局,弹头呈圆柱形,头部为尖卵形,长细比为15。弹体中后部安置4个X形大后掠燕尾式弹翼,尾部装配4个X形梯形操控尾翼,弹体两侧各有一流线形侧鳍。弹体采用铝合金加工制造。,导弹由导引头舱、前设备舱、战斗部舱、发动机舱和后设备舱组成。飞鱼MM38舰舰导弹系统以单舰为独立作战单位,攻击目标为雷达视距内的中型舰只,同时也可以攻击小艇。在70年代初法航空海天公司在基本形MM38舰舰导弹上又研发了AM39空舰导弹、MM40舰舰导弹、SM39潜舰导弹以及MM40岸舰导弹,至今飞遇导弹已发展成为具有不同射程的多系列反舰导弹。 战术指标:目标:中型水面舰只,小型舰艇 射程:动力射程37km,4~42km 巡航高度:15m,末端2.5m、4.5m、8m视海情而定 巡航速度:M0.82(280m/s) 可靠性:0.93,装箱1年不用维修 命中概率:95% 发射方式:+/-30度扇面发射 反应时间:冷却状态60s,热状态下30s 发射间隔:2~5s 作战环境:全天候 做战海情:0~4级;最高5~6级 寿命:10年 弹长:5.21m 弹径:348mm 翼展:1.004m 尾翼展:750mm 发射重量:735kg 系统总重:14.7t(4枚导弹)/5.7t(2枚导弹) 动力装置:固体火箭助推器+固体火箭发动机 制导:惯性+主动雷达制导 战斗部:半穿甲研延时爆破型,重165kg(装高爆炸药42kg) 引信:触发延时+近炸引信
2、飞鱼SM39潜舰导弹简介:SM39是法国战略核部队主管,航空航天公司研制的潜舰导弹,也是飞鱼系列的最后一个型号。由MM38发展而来。SM39采用动力运载器,从标准鱼雷管发射,水下可机动转弯,出水角度为45度。自1977年开始研制,1982年12月首次试射,1984年9月~1985年5月进行定型试验,1985年正式服役,共计定购150枚,开始不允许出口,后面对北约国家解禁。 性能结构:SM39和AM39基本相似,但外形方面弹长缩短40cm,翼展减少2cm。制导部分采用了MM40的技术,导弹具备发射深度大、出水速度快、抗海浪性能好的特点。出水便可降低弹道,水下可作大角度机动。不利之处在于发动机点火时爆然音大容易暴露潜挺位置。战术指标:目标:各型水面舰艇 射程:5~50km 巡航高度:3~15m 巡航速度:M0.93 命中概率:约90% 发射方式:水下发射 作战环境:6级海情 弹长:4.288m 弹径:350mm 翼展:980m 尾翼展:880mm 发射重量:652kg 动力装置:固体火箭助推器+固体火箭发动机 制导:简易惯导+末端主动雷达制导 战斗部:GPI黑索金高能炸药,重150kg 引信:延时+近炸引信
3、“飞鱼”AM39空对舰导弹简介:这是“飞鱼”导弹家族中的机载型,1980年装备部队,并已销往许多国家。1982年马岛冲突中,阿根廷“超军旗”用一枚价值只有20万美元的英国最现代化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使用“飞鱼”导弹毁伤伊朗12艘舰艇,这充分显示了该导弹的作战威力。 性能结构:最大射程70千米,最大速度0.93倍音速,采用惯性和主动雷达寻的制导。战斗部为半穿甲爆破型,内装65千克高能炸药。弹长4.69米,弹径0.35米,全弹质量625千克。
4、飞鱼MM40反舰导弹战术指标:目标:各型水面舰艇 射程:180km(MM40 block3) 巡航高度:15m,末端3~5m视海情而定 巡航速度:M0.93 可靠性:1年内不用维修 命中概率:约95% 发射方式:+/-90度扇面发射 反应时间:平静海平面情况下,60s可以发射4枚 作战环境:全天候 弹长:5.78m 弹径:350mm 翼展:1.135m 尾翼展:760mm 发射重量:855kg 动力装置:固体火箭助推器+固体火箭发动机 制导:中段简易,末端主动雷达制导,超视距由直升飞机导引 战斗部:半穿甲研延时爆破型,重165kg(装高爆炸药42kg) 引信:触发延时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