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开郭大力先生和王亚南先生翻译的《资本论》,翻开目录,第三篇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第六章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第三篇的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2、翻到208页,“最后第四行下面M代表剩余价值量,以m代表坡庥汩赴每个劳动者每日平均供给的剩余价值量,以v代表每日购买劳动力所垫支的可变资本,以V代表可变资本的总和,以k代表一个平均劳动力价值,以a泌驾台佐39;/a(剩余劳动/必要劳动)代表榨取程度,以n代表所使用的劳动者数,得到公式M=m/v*V M=k*a'/a*n.”
3、翻到209页,“在这假设下,500台娄尔(货币单位)的可变资本,雇了500个工人,剩余价值率为100%(那就是1劳动日等于12小时),每日即生产剩余价值500台 娄尔,或6*500小时劳动的剩余价值。---注意另外6*500小时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当于工人工资和固定资本损耗(房产等)。”
4、翻到135页,“ c代表变作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v代表变作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其(商品)价值=(c+v)+m(剩余价值)”
5、翻到133页,“转化为生产手段(即原料、补助材料、与劳动畹玻召糸手段)的资本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价值量的变化。所以我把这一羿约妫鳏部分,叫做不变资本。””反之,转化为劳动力的资本部分,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的变化。它会生产它自身的等价,并生产一个超过部分,一个剩余价值,那是可以变动的,可以大可以小,这一部分资本,会继续由不变量、变为可变量。因此,我称作可变资本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