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段随着孩子求学的高低越来越少,或是说越来越要讲究效率、方式、说话技巧。饭桌上能看出一个家庭的教育高低,它是日常生活细节上的表达,更是需要一点一滴的引导与榜样引领。
2、当孩子有了自我识别好坏或是真假时,这时想要再用善意的谎言教育孩子不太合适,不过可以偶尔用用是可以的。平常里父母或是陪伴者要尽量做到:1.多学习多关注教育类的话题;2.多提升厨艺与新奇创新手工;3.拥有日常需要坚持的个人技能学习;4.休息前后、放假前后要给孩子提升两三件兴趣爱好一起参与、互动、坚持;5.在参与任何互动前后,要与孩子沟通并寻求孩子的意见、想法。
3、所谓的互动,大致的情况表现为:1.一起动手做同一件事;2.一起参与同一个话题;3.一起完成后再进行总结与各自表达;4.互动的过程中有问题或是不清楚的要及时表达,互助等。
4、之所以互动才能更了解彼此或是更清楚孩子的性格与表达方式,烂瘀佐栾这样才能有针对的进行教育、引导、提升。在这一过程中父母是陪伴荨层吒椋者是非常重要的角色,细节上要做到如下几点注意:1.互动前设定规则;2.互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互动后需要获得的成果与形式、奖励、礼品等;4.彼此做到:承诺兑现,换位思考。
5、亲子之间互动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相对的配合紧密;一次不成熟,多次练习就会更熟练。如:跳绳、踢球、组词、成语接龙、家务流程、做美食分工等,都是生活常见的事件;好的引导会增加孩子的技巧与思考力,还能让孩子提升生活乐趣,增加家庭活跃力参与力。
6、任何没有太大风险的活动都可以让孩子或多或少的参与,不过要做到不定时更新互动内容,增加孩子自助力:1.同一话题换方式;2.同一活动换位置;3.同一操作换花样;4.同一人群换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