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主要有:水的温度,因为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蒸发越快。水的表面积,水的表面积越大,水分子挣脱束缚的能力就越强。水周围空气流动的速度,周围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蒸发越快。
自然条件下的蒸发是水分和热量的综合反映,一般来说,蒸发的发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将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热能;另一个是是否有水分的供应,以及水分供应的状况。
水面蒸发是最简单的蒸发形式,属于水分供应不受限制的蒸发面。因此蒸发主要受制于水面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
水体蒸发的意义:
水体蒸发表面是水分子汽化时必经的通道,一般来说,水面面积越大,则蒸发量越大,蒸发作用进行得越快。对于局部区域来说,水面面积越大,其上空的水汽越不易被带离水面区域,水面上空的水汽含量越多,越不利于水面蒸发的进行。
水面蒸发不仅会受水量影响,而且还受到水质的影响,即水中溶解溶质多少的影响。一般来说,水中溶质的浓度越大,水体蒸发量越小,比如海水比淡水的蒸发量就小2%~3%。
这是由于溶质的存在而减小了单位水面面积内水分子的数量,即在本质上减小了纯水面蒸发面积,从而减小了水体的蒸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