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一个Linux的U盘启动盘或者叫U盘安装盘,之前如果用U盘安装ubuntu的话应该已经做好了;
2、开启电脑进入bios将系统启动设置为U盘启动,插好U盘重启电脑;这个因电脑而异,而且新旧方法也不同,请自行百度。
3、系统启动后,如果是Ubuntu等系统选择试用Ubuntu,其他有些Linux系统可能是LiveCD方式;
4、进入系统后将Ubuntu的ISO文件挂载,找到里边的casper文件,将其中的initrd.lz和vmlinuz.efi文件复制到电脑系统的boot分区(如果你单独给boot分区)或者文件夹里(位于/目录下的boot目录);
5、重启电脑,进入grub命令行。电脑如果只安装Ubuntu的话患束锍瓜开机不会显示grub菜单,可以在系统启动时按shift键进入grub。但是有时候时间太短不好进可以修改/etc/default/grub文件中的GRUB_HIDDEN_TIMEOUT的值为大于0的值,则在系统启动时会等待设置的时间再进入系统,这段时间shift或者esc进入grub,再按下c进入grub命令行;
6、在命令行输入ls –l,会列出所有的分区及相关的文件系统类型、分区起始位置、分区大小等等;补:ls (hdX,msdosY)/ 可以列出该分区下的所有文件,依次类推可以查看各级目录下的所有文件。X代表物理磁盘,编号从0开始;Y代表分区号,编号从1开始。使用时括号必须有。
7、指定root到boot分区(单独分区)或者系统/分区 set root=(hd0,msdos1)这里假设boot分区是hd0,msdos1。
8、启用内核 a) 输入:linux /vmlinuz.efi root=UUID=xxxxxxxx垓矗梅吒xxxxxxxx 或者linux /vmlinu芰垄孕动z.efi root=/dev/sda* linux后跟vmlinuz.efi的路径,如果如果boot分区是独立的,则就在/目录下,如果不是,则我们只能挂载根目录分区,路径就变成/boot/。root是根目录磁盘的UUID。 补:root=后边可以有两种方式,如果知道根目录的设备号,比如sda1,可以使用第二种方式,如果不知道,则可以输入UUID,这个号码在grub命令行输入ls –l可以列出,根据磁盘大小应该可以确定哪个是挂载/目录的分区。 b) 输入:initrd /initrd.lz c) 输入:boot 之后系统重启。如果配置正确,系统应该能够正常启动,进入登录界面。打开终端输入下面命令更新内核 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image-x.x.x-xx-generic 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headers-x.x.x-xx-generic 安装完成后重启系统,新内核就生效了。 补:内核除了generic还有lowlatency,后者为低延迟内核;
9、如果安装过程中提示boot空间不足,可熹栳缂靖能会导致无法安装新内核,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删除旧内核。 sudo apt-get remove linux-image-(版本号)如果卸载不完全,输入下诹鬃蛭镲面命令删除 sudo apt-get autoremove 补:删除之前可以查看一下当前使用的内核是哪个版本,防止误删,命令如下 uname –r此外用dpkg --get-selections|grep linux命令可以查看已经安装过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