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竹巷,柳州的一条历史名巷,历史上是柳江竹木集散地,巷名由此而得。但这条巷子出名却是因为那些流传至今的鬼故事,有一部分是关于“鬼巷”黄竹巷的。青石板路已经被换成了水泥路面,而旧时的黄竹巷的繁华,仍在以另一种面貌延续着——餐饮业!
2、可以找到榴莲小铺、谢记香脆螺、窄巷6号私菜、开花叉烧包、凡姐螺蛳粉等地道特色名吃。其中,还有两家类似小资情调的小餐吧也较为出名,即“乔尼在福德家”和“捡得一条狗”,老板也都很有趣的!
3、可以选择到这条历史名巷探访下,吃吃这条路上的榴莲饼、螺蛳、叉烧包
4、小南路后街小南路后街,有一个特点和其它街道明显不同。朝东一面与普通街道毫无差别,有门面、有商家。而朝西的一边,却没有店面只有一个进出后门。
5、原来,小南路后街东边和小南路相联,做为后门,店员、工人由此进出。所以,人们也戏称小南路后街为【半边街】。
6、小南路后街也是活色鲜香。最南边,是当时柳州专门生产酱料的地方。北面,有酒家饭馆和经营苏杭绫锣绸缎的店铺。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苏杭街”。
7、这条街的入口处,就可以找到历史最为悠久的“陈光记”、品种繁多的路边小点(如:油堆、沙堆、芋头糕、粽子、麻辣烫等)。顺着陈光记向里走,还可找到小马哥牛腩粉、宵夜炒粉炒螺等为数不多的小店铺。
8、太平街是柳州的一条百年老街,它与驾鹤路平行,东西走向。近代以前,太平街并无“街道”可言,它只是柳江沿岸居民的农产品圩市,史称“太平圩”,柳江北岸人又称“对河圩”,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柳江河面上有了浮桥,才有“太平街”之称。
9、解放后,为了细分地域,划分为太平东街、太平中街、太平西街三个部分。“太平西街不太平,光明路不光明”,这是以前老一辈人认识的太平西街。如今,除太平西街沿街商铺还在经营刻章、日杂、小五金等商品外,太平东街和太平中街的美食那也是闻名柳州的啊!
10、斜阳路西城巷地处柳江北岸柳州老城区,由斜阳路和与之垂直相交的支路西城巷组成,斜阳路东南与中山西路和青云路的交叉口相接,西北与莲塘路相交,长约703米,其中斜阳路约380米,西城巷约323米。
11、这条路的美食那也是数不甚数,例如“厕所烧烤”、垚记卷粉、阿云香螺......这里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各种美味等你来品鉴!
12、罗池位于柳候公园,韩愈《柳州罗池庙记》写道:“柳宗元死后三年,托梦生前属下欧阳冀说,把我的庙建在罗池旁。这样一来,柳州城北的一泓野水,由此名声大噪,古人说:“天下之人,知有罗池者,以柳之庙,韩之文故也。” 月亮升到东台山上空,倒影罗池水面,便成绝美景致,境界冷峻、空灵,池边柳下,俯仰水上恍如神游柳候的山水记,“罗池夜月”由此而来。因为背靠古老的东门城楼,自然凝聚了几分厚重的人文色彩,是柳州绕不过去的一段往事。这里过去叫做磨盘街,柳州当年的“四大家族”龙家、陈家、钟家等是这条巷子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