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excel工程中,经常需要在序号中插入或者删除行,导致下面的序列号需要手动下拉更新,如果数据很多,下拉就会很麻烦,下面介绍几种方法,来让序号自动更新

工具/原料
电脑
Excel(这里使用2013版本演示)
一、使用ROW函数
1、原理:row函数是返回单元格所在行号,那么只需要在减掉表头所占单元格数量,返回的数值就是本行所需的序号了

2、公式:=ROW()-1提示:这里演示的表格中,表头只占有1行单元格,序号从第2行开始编,所以要-1,这里根据需要自己判断。

3、注意事项:简单易懂好操作,但row函数是与行号建立的关系,序列号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如果存在相邻行合并的单元格,下边的序号会有跳跃,就需要重新设置公式(=ROW()-2或者-3等),用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二、使用COUNTA函数
1、原理:counta函数计算的是所选区域内非空单元格的个数,利用这个原理,从计算表头开始,往下选取的区域范围依次递增,则序号依次递增。

2、公式:=COUNTA(B$1:B1)提示:a.公式里的固定符号$不要丢掉,代表下面单元格选择取值范围时,都是在B1开始的;b.插入新行时,下拉公式要拉到新插入行的下一行。

3、注意事项:即使存在合并的单元格,也能够连续的编号。如果没有表头或者表头为空值,则公式倦虺赳式的选取范围需要从本身单元格开始,且需要启用迭代计算(如图演示,公式=COUNTA(B$2:B2),迭代次数设就女蒿鸳置的100)。

三、使用MAX函数
1、原理:max函数是返回一组数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忽略带有文本的单元格,这样就可以利用序号后边永远大于前一个序号的特点,在相邻前边的序号上+1,就是此单元格的序号了

2、公式:=MAX(B$1:B1)+1提示:同counta函数,$不要丢掉,下拉公式要拉到新插入行的下一行。

3、注意事项:同counta函数,即使存在合并的单元格,也能够连续的编号。但是必须有表头,否则无法设定取值范围,并且表头如果有数值,需要改为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