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图片 英语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 节约用水手抄报

包青天的父亲是谁

时间:2024-10-18 21:40:29

包青天的父亲是包令仪。

包令仪出生于淮南路庐州合肥县东乡(今包公镇)小包村。父包士通,耕读传家,曾为乡村塾师;母宣氏,终身务农。令仪少随父读私塾,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癸未科进士,后在京任职。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包令仪任惠安(今福建惠安)县令。三年后回京,先后被授朝散大夫、行尚书虞部员外郎、分帅南京(今河南商丘)上护军、南京留守等职。晚年致仕移家合肥城内居住,妻张氏。包令仪死后,朝廷赠官初为刑部侍郎,父以子拯贵,后赠太保。

有子三:堂、颖、拯。

包青天的父亲是谁

扩展资料:

近年,安徽合肥发现了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他力尽孝道的见证。

包拯的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所以在他二十九岁时,便考中了进士甲科。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后,便可以做官。

包拯被委命为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但包拯认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因而请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但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在自己身边,包拯便决定辞职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仍不想离开故土。当时,这种封建孝道,受到家乡人的称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令仪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