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是自卑心理。自卑心理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包括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1、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路出窘态。
2、很容易应为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物之中
4、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5、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6、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8、只要满足以上其中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障碍。
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知不足。他人对自己做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自己。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当每个人面临一种新局面时,事先的“我不行”的消极自我暗示,会抑制自信心,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必然不佳,进而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3、挫折的影响。有的人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4、某些缺陷的影响。如:生理上的缺陷、性格、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5、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造成行为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治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消除自卑感。(1)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只有提高了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2)要正确的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增强克服自卑感的信息。(3)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
2、克服人际交往障碍。(1)必须给自己定一个交朋友的计划。起始的级别比较低,任务比较简单,以后逐步加大难度。最好找一个监督人,让他来评定执行情况,并敦促自己坚持下去。(2)在开始进行梯级任务,可能会觉得很困难、毫无趣味,但要尽量设法克服,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