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图片 英语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 节约用水手抄报

北方地区胡萝卜栽培技术

时间:2024-10-15 05:37:39

1、选择整地选择排水良好、地势平坦、向阳背风、肥沃的砂壤土或河淤疏松土壤地块,耕作层要深,整地要细,一般要求耕作深度在 30cm左右。土壤精耕细作,以保证出苗和根系发育良好。前茬作物以小麦为宜。播种前4~5d浇透底水,待地表稍干后耙平畦面。胡萝卜对氮磷钾的需要量,以钾为主,氮磷次之,充足的钾肥有利于肉质根的发育膨大,充足的磷肥有利于增加胡萝卜的含糖量,氮肥施用量不宜过多。应依照土壤肥力确定施肥量,一般地块应以底肥为主,每亩用乾农商城根尚雅(1000毫升瓶装+330克袋装菌种)1套复配(二次稀释)冲施、底施、撒施。

北方地区胡萝卜栽培技术

2、品种选择根据不同气候条件与播种季节选择适宜品种。春播宜选耐抽薹,冬性较强的早熟品种,夏播选用生长期短、耐热、耐旱品种,如夏时五寸、京夏五寸等;秋播对品种的冬性强弱没有严格要求,一般选高产、优质、外观漂亮的柱形品种就可以。

3、适时播种胡萝卜在幼苗期生长缓慢,耐热力较强,要想夺得胡萝卜高产,应适时播种,过早,生长期易起苔,过迟缩短了生长期,胡萝卜播种量一般亩用种1公斤左右,若播种量过大,间苗不及时,就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

北方地区胡萝卜栽培技术

4、田间管理及时间苗、定苗,加强中耕、浇水工作。幼苗生长期间要进行两次间苗,第一次间苗在幼苗长至1~2片真叶时进行,使株距保持在3~5厘米,间苗后在行间浅锄,以促使幼苗生长;溟猫钽吟第二次间苗在幼苗长至4~5片真叶时进行,此次间苗应间去过密株、劣株和病株,使株距保持在13~15厘米,每亩保苗2万~2.2万株。定苗后大田应保持见干见湿,每次浇水或降雨之后及时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保持土壤水分,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以利于植株根系发育。幼苗长至7~8片真叶后适当控制浇水,加强中耕松土工作,促使主根下伸和须根发展,并防止植株徒长。胡萝卜肉质根长到手指粗时是其生长最快的时期,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土壤过干易引起肉质根木质部木栓化,侧根增多;过湿易引起肉质根腐烂;忽干忽湿、供水不均则会使肉质根开裂,降低产品质量。

北方地区胡萝卜栽培技术

5、肥水管理全生贯蜒臣恽育期共施3次肥。第1次于播种后12 d左右、出现2~3片真叶时追施提苗肥,施万稼能重茬根腐15kg/hm2碳铵120~1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120~150 kg/hm2、硼砂15 kg/hm2,混合对水,离根部6~10cm处浇施,肥水比例1∶200。第1次追肥后7d(即播种后19d)施尿素225kg/hm2、氯化钾75 kg/hm2,混合后在离根部6~10cm处浇施,肥水比例为1∶150。第2次追肥后7~10 d,施尿素9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混合后在离根部6~10 cm处浇施,肥水比例为1∶150。萝卜需水量大,但又怕积水,耐旱耐涝能力较差。3~6片真叶时,要求半干半湿;6片真叶以上时,适当控制浇水,主要加强中耕松土,以促进肉质根发育;当萝卜肉质根生长旺盛期,是对水分和养分要求最多时期,应增加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勤灌匀灌,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一般灌水 3~4次;生长后期要求供水均匀,以保持田间湿润,严防积水,禁止水分忽多忽少。

北方地区胡萝卜栽培技术

6、病虫害防治胡萝卜常见病害有黑斑病、黑腐病、细菌性软腐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根蛆。在黑斑病和黑腐病防治上,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布局,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中耕除草,培育无病虫害壮苗,降低病虫源数量。在细菌性软腐病防治上,采用高垄栽培,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并撒生石灰。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等、蚜虫用乾农商城万稼能银离子防治。

北方地区胡萝卜栽培技术

7、适时收获萝卜一般以肉质根充分肥大后为收获适期,收获太早,萝卜未完全发育好,个小质硬;收获过晚,易出现糠心病,降低产品质量。一般春萝卜播后50~60d,夏秋萝卜播后40~60d,秋冬萝卜播后70~100 d采收。

北方地区胡萝卜栽培技术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