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原料。
催气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各种手打,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神应经》云:“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摇动、进退、搓捻,其蛤靴狡珂针如手颤之状,是谓催气。”
催气(arrival promoting of qi)为催促尽快得气的方法。指通过手法促使气至。临床上,通常采用持续捻转或提插,改变针刺的深度和方法,或用循、摄、弹、摇,或用艾卷熏灸方向促使气至以达到催气的目的。
临床常用的催气法有:
1.搜气法:如针入所定深度后,尚不得气或气至不明显,可将针退至浅层,改变针刺方向,再行针刺。如仍不得气,再向前后或左右有目的地直刺或斜刺,反复进退搜索,以催其气至。
2.循按法:针后气至不畅,或得气后瞬即消失。可用手指于针穴附近向上下、左右循按、爪摄或叩击,以催引其气至。
3.弹震法:"弹"是用手指弹动针柄,促其气至,使针下沉紧:"震"是用右手半握拳状将中指突出,敲震穴位周围,或用手指弹震,以振动经气促使气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