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图片 英语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 节约用水手抄报

练习瑜伽如何控制心有什么方法

时间:2024-10-14 16:34:54

如果我们没有处在瑜伽的状态中时,就生活在由身份、天性、行动、欲望、外形和躯体等构成的充满错觉和假象的状态中。如果不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就会被它们俘获,就会按照不受控制的心念杜撰出的错误概念生活。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心理活动什么时候给我们制造麻烦,什么时候是可以利用的。练瑜伽的人会注意到,随着他的感知能力的发展和加强,他所认为是正确的想法或真实的事物,变成错误的和不真实的了。反之亦然。当我们培养了正确分析我们接受的知识证据的真实性的能力,把它做为我们的第二本能时,变化就发生了。瑜伽练习者应充分利用瑜伽经典中的知识,尽管在某个阶段因为对其中的话语没有实际的体验和觉悟而并未接触到实体。我们可以成为过去经验的囚徒,无法使自己摆脱某种情况或情感,这妨碍我们取得进步,妨碍我们提升我们的意识层次,但我们也发现,记住变回忆本性超然的事实、体验和情感,会帮助我们在瑜伽之途上向前迈进,是到达瑜伽完美境界的一部分。在瑜伽的高级阶段,瑜伽师达到真实客观和感官控制的境界,可以在充满知识、平静和谐的状态下行事,从此不在困惑,不再受消极心理活动的影响。为了觉悟自我的真实面目,瑜伽师必须控制意识波动,终止对物质现象界的错误认同,超越二元相对性的束缚。通过瑜伽修习控制心念的多变,瑜伽练习者便以他本人的形象稳处。否则,就会把心念编造出的形象当事实加以接受。心念的多变有五种,判断、想象、睡眠和记忆。判断以感知、推理和权威为基础。错误的判断是不以事物的真相为基础得出的错误的认识。想象只是对言辞的认识而并非实体。睡眠是在不依靠实体存在事物的情况下进行感知的心念多变状态。记忆并非是对以前感知到的事物的情理。皆由练习和超脱可以约束心念的多变。练习意味着为达到那种状态而努力。超脱意味着人无论看到或听说什么都不产生渴望得到的欲望。瑜伽练习者应怀着恭敬的心态练习瑜伽,并长期坚持不懈地勤奋努力,坚定决心、保持热情、充满耐心是获得瑜伽成功的坚实基础。首先练习相信要终止物质意识,最后靠真正的净化达到那最高的意识层面。靠推理、分析、极乐、美丽及对“我是个体”的认识,人达到最高的意识层面。意识仍停留在物质躯体层面上的人,得到天堂中的躯体。瑜伽练习者优先考虑的是信心、非凡的能力、记忆、全神贯注和知识。对极为投入的练习者来说,目标近在咫尺。事实上,目标的远近之分,取决于投入程度是轻微、中等还是极度强烈。透过对至尊人的知识,人摆脱对物质属性的渴望。至尊神是与众不同的人,烦恼、业报、物质结果和制约触及不到他。哪里(在他之中)有完美无瑕的全知种子。由于它不受时间限制,他甚至是古人们的灵性上师(古茹)。音节欧姆(om)代表他。轻柔地吟诵他,他的含义便展示出来。这样做的人真正获得内在觉悟,获得智慧便不再有障碍。瑜伽师应怀着奉爱之情专心冥想至尊神。  疾病、冷漠、怀疑、粗心、懒惰、不超脱、看法错误、基础不扎实、不稳定:这些都是导致注意力分散的障碍。伴随这些导致注意力分散的障碍而来的是,痛苦、忧虑、身体颤抖和混乱的呼吸。练习冥想唯一的真理,可以避开这些导致注意力分散的障碍。要达到思维清晰、内心平静的状态,就必须对快乐之人友好,对痛苦之人仁慈,因虔诚而欢乐,回避不虔诚。或者它来自吐气和闭气。当感官受感官对象吸引而产生活动的欲望时,要把持住心念;当活动富有启发性,没有悲伤或懊恼的成分时;当心念专注在不含激情成分的目标时;当心念依靠梦境和睡眠而得到知识时;或者,通过沉思默想个人喜欢的主题。思维清晰、内心平静的人控制了最小的原子。当心念的多变减少,内心如优质宝石般清澈时,在感知者的内心,感知和被感知的对象贴近,直至内心清晰地反射被感知的对象。这才是成功的冥想。在那种状态中,当成功的冥想充满了以有意义的话语组成的知识为基础的想象时,就被称为是加上思相时,冥想之人所达成的,冥想中便不再含有个人推测疑问的成分。只有在这种状态时,对一个精微对象的思索和没有思索的成功冥想,就得到了解释。精微的对象意味着没有可见的标志。这些成功的冥想,是有种子的全神贯注(三摩地)。在没有思索的清澈内心中,更高的自我找到极乐。在那种状态中,知识承载真理。由于这知识有特殊的目的,他所专注的重点不同于经典的知识和逻辑推理。产自这知识的内心印象遮没其他的内心印象。甚至当这也受到限制时,由于一切都受到约束,就有了没有种子的全神贯注(三摩地)。  苦行、研习韦达典籍及对神的奉爱,是瑜伽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使人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减轻痛苦。痛苦由愚昧、自我意识、激情、憎恨、任性和固执引起。愚昧是其他痛苦处在沉睡、减少、分散或突出状态的滋生地。愚昧把短暂视为永久,肮脏视为纯洁,痛苦视为快乐,假我视为真我。自我意识来自把眼睛和视力认同。执着于快乐是激情的表现。执着于痛苦是憎恨的表现,个人情感导致的任性和固执甚至在博学之人身上都根深蒂固。精微的痛苦只有在逆向折返后才能止息。靠冥想可以停止与各种痛苦有关的心念的运作。积累的业报根植于这些痛苦中,透过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出生被了解。只要根源还在,它就会导致出生、一段寿命,以及生物经历的尘世体验。由于它们导致虔诚活动及不虔诚的活动,它们的结果就是享受或痛苦。变幻无常的物质世界的痛苦,以及自然属性的相互冲突,使有分辨力的人观察到这个世界只是个痛苦之地。人应该在痛苦到来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应该放弃致使观看者与被看对象混淆的概念。由物质元素和感觉器官构成的,特征是清晰、活跃和一直存在的可见对象,用途要么是物质享乐,要么是灵性解脱。可见对象有特别、不特别,显著和不显著等不同的性质。观看者才是看的力量。尽管观看者是纯粹的意识,但却能透过坚定的信心被看到。利益观察者是观察对象存在的唯一原因。尽管看见的事物对达到完美的瑜伽师来说失去了其价值。但因为它与其他人还有关联,所以并没有失去其价值。误将观看者与被看对象认同,就会把力量的拥有者与力量误解为在本质上一样。这种错误的认同由愚昧导致。没有愚昧时,就不会有这种错误的认同。放弃这种看事情的方式就是解脱。放弃这种看事情方式的方法是,时刻意识到观看者与被看对象之间的区别。按瑜伽的各个步骤练习去除不结时,对真正区别的感知就会透出知识之光。瑜伽的八个步骤是:持戒、精进、调身、调息、摄心、凝神、入定和三摩地。持戒的内容是非暴力、不说谎、不偷盗、不纵欲、不贪图。无论何时、何地、在什么情况,属于什么阶段,这都是不可打破的誓言。内外洁净、知足、苦行、研读经典,以及敬爱宇宙意识,这都是精进。受到错误念头的骚扰时,人要努力与之对抗。努力对抗的意思是,认识到伤害他人等错误的念头,无论是已经实施、导致实施或允许其存在,都基于贪婪、愤怒或错觉,无论程度是轻、中、重,都会产生无尽的痛苦和愚昧。坚守非暴力的人,所到之处,人们就会放弃对他的敌意。坚守诚实时,行为和其结果就是实实在在的。做到不偷盗时,一切富有便近在咫尺。坚守禁欲时,人便获得力量。放弃拥有欲,人便能了悟出生是如何发生的。洁净使人不依附自己的躯体,也不贪恋享受其他的躯体。精神上的洁净,使人净化生存、喜乐、专注、战胜感官、看清自我,从而有资格练瑜伽。知足使人获得最高的快乐。苦行和清除不洁,使人的身体及感官处在完美的状态中。学习神圣的经典,使人与自己信仰的神明有亲密的交流。敬爱至尊主使人达到瑜伽的最高完美境界。  瑜伽坐姿要稳定、轻松。这要努力放松自己,变得像阿南塔(躺在宇宙之水上休息的神蛇)一样才能做到。那时,人不再受相对性的影响。在那种状态中,人靠呼气和吸气控制呼吸。住气法是呼气、吸气和住气的呼吸变化练习,分深深吸、浅呼吸、何时住气、住气时间长短及重复循环的次数等方式。第四种控制呼吸法超越了呼气和吸气的范畴。那时,对光明的遮挡被移去。心念可以专注了。当每一个感官都松开它的对象时,感官的注意力便转向内在,而这似乎是心念本身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感官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专注是将意识固定于一点。入定是一直专心于一个对象。三摩地是冥想焦点全部集中于冥想对象,冥想者仿佛失去了自身的形象。节选自《瑜伽的秘密》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