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图片 英语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 节约用水手抄报

富士150ED双筒望远镜的光学测评

时间:2024-10-12 12:58:08

1、一、外观和机械性能初感:第一眼看到龙潭兄车里这个大家伙的时候,尽管以前有心理准备,但是还是为这个巨大的外箱所感到震撼!外箱长度超过1.2米,加上镜子重量约30-35KG。重量虽然不是很大,打开箱子,巨大的镜身展现在我们面前。采用ED超低色散的镜片的深蓝绿色多层镀膜相当抢眼,如同两只幽暗的大眼睛!而镜子的原配三脚架重量大概也在20KG左右,带有相当方便控制,可以升到水平82度高度的云台。虽然把镜子安装到这个云台上很简单,抬上去,旋紧两个调节螺丝就可以,但是仍然需要我们两人通力合作了一阵子。镜子装好了以后,巨大的镜头直指蓝天,如同一台小型对空导弹,相当的壮观!总的来说,这个镜子的外观相当的不错。在后来的使用中发现通过分别旋紧上下两个调节旋纽可以很方便的调节上下高度和左右旋转位置,可以很方便的对准和稳定观测任何地平高度82度以内和水平360度以内的目标。并且能够让镜子稳定下来,要知道这么大的镜子稳定很重要!尽管是直视型,但是却可以舒适的观测角度不是很高的空中目标。因此也可以认为这台镜子的机械操作性能很好!

2、二、光学表现:根据以前的一些零星的来自国外使用过富士大双筒业余天文爱好者的说法,我起初对这尊怠哉砑台大镜子的光学性能不抱太大的奢望,想把观测的着重点放在考察其集光力上。但是事实证明这台150MM级别的重炮仍然有着不输于其他大型双筒望远镜的光学表现。这个镜子有着巨大的保罗二型结构的棱镜,棱镜面积几乎是65哨所镜的2倍。而其目镜口径相对却比较小,直径约20MM。原厂配两个相当舒适的牛角眼罩以利于夜间观测。我们把观测地点选择到了距离杭州城约5-6公里的龙井山上,通过这对目镜看远处的目标,感觉大致如下:

3、折傺俏鲐亮度:第一眼的感觉是相当的亮!!!不愧是一台150MM级别的强力双筒镜!尽管同样有接近4MM的不算很大的出瞳直径,但是这种亮度是在其他类似出瞳直径的大镜比剧安颌儿如国内的30X120,28X110和65哨所25X100等镜子上面根本没有的。特别是到了夜间,这个镜子简直有对远处目标纤毫必现的观察能力。在白天,这个镜子和28X110却也没有很大的亮度差距,因为28X110本来就低一点的倍率和透光率奇高的镀膜,让它在白天还能勉强和150镜子拉不开亮度的差距。但是夜里两台镜子的亮度差距马上一眼可见。28X110不可以看清楚的远处灯光150一眼可分辨。

4、锐度:此镜采用了ED镜片,在视场中心的锐度还是很不错的。虽然不能说其锐度相当突出,但是基本上在视场的中心,远处的灯光是比较尖锐的点状。

5、通透感:这个镜子由于拥有超大口径的物镜和大体积棱镜,以及不错的镀膜,由此带来良好的通透感。由于观测当天大气扰动对镜子的影响非常大,看远处几乎模糊不清。但是通过判断远处景物的雾感情况以及和同时带来的28X110对比,感觉这台150MM的通透感相当卓越。

6、像场的平整度:目前不清楚该镜的物镜或者目镜结构是否用了平场设计,但是感觉其像场相当平,尽管有着约68度左右表观视场,却并没有让人察觉有很大的枕型畸变,倒是觉得略有点桶型畸变,不过并不严重。总的来说,算是像场平整度控制得不错的了。

7、视场:这个镜子的实际视场是1.7度,表观68度。一眼看去还是相当开阔的。和28X110还是有一眼可见的宽广度差距.

8、边缘像质和像场一致性:由于目镜的设计比较合理,我感觉这是我看过大镜子里中心和边缘一致性相当不错的一款。从中心到边缘大概75%的地方都是比较好的像质,从75-95的地方开始下降但是不明显,最边缘的5%感觉像质忽然下降,几乎不能看。但是整个视场能够有这样大一片良好的可用视野已经不容易了。而我见过其他的大镜的目镜多是从中心到边缘像质慢慢衰减的,该镜算比较独特的。

9、中心分辨率:毫无疑问,其中心分辨率相当高!据那天的表现来看,基本5-6公里内楼群上的大型广告字体和10-15公里外零星的灯光都能轻松分开。

10、色差和色彩还原能力:该镜的ED超低色散镜头和高水平深蓝绿色多层镀膜使得镜子的色差控制水平相当不错。白天观测远处树林边缘和铁栏杆都难见明显色差。比色差控制得不错的28X110还有一眼可见的差距。另外色彩颜色感觉比较真实,略偏淡青色,这点不像28X110的亮白主色调那样咄咄逼人,眼睛看过去这种偏淡青色更加舒适。

11、反差:用这个镜子看色彩明暗反差明显的庙宇屋顶和远处红绿相间的植物,以及山间的建筑物,感觉反差还是尚可以接受的,不过表现不算抢眼。

12、最近对焦和景深:最近对焦大约40M左右。而景深还是比较大的。观测不同的物体要重复调焦。这决定了这台镜子比较适合观测极远处的目标和用于天文。这点和28X110类似。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