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图片 英语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 节约用水手抄报

1905年清政府为什么宣布废除科举制

时间:2024-10-12 22:44:55

19世纪80年代后,晤液呶鹣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橐赎圻弹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

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鹜,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1905年清政府为什么宣布废除科举制

扩展资料:

形成历史背景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