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诋危族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徐志摩《再别康桥》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徐志摩曾游学于此。1928年徐志摩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2、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扩展资料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