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木板做一个边长130厘米见方,高70厘米的木框(无底、无盖)。将木框装入坑池内,鹊奁夭肢底部不宜过大,能让积水从间隙渗透掉为宜。在距地面40厘米处,用长139厘米、宽50厘米的木板陋成一个小室。最底层填放落叶、稻草和土的混合物,中层填落叶、上层履盖稻草,下室放土,最后在池顶用铁丝间履盖住,并在池内插上温、湿度计。` 蟾蜍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在田野、池塘旁比较潮湿避风、阳光照射比较充足的地方越冬,如环境不适,越冬死亡率很高。人工饲养,要做好越冬的保护工作。
2、这个还是要因人而异、吃得饱,最少也得要一个多月
3、蟾蜍脱衣前有多种症状,只要把握这些症状,就能轻易脱取蟾衣。每天间隔1~2小时观察1次室外池子中蟾蜍的活动情况,一旦发现有蟾蜍单独停留,不与其它蟾蜍在一起,而是呆在清静的地方,并且反应迟钝,这种蟾蜍将在不长时间内脱衣。应立即用手抓住,用二号药液涂擦它的嘴,上下部都应擦均匀。然后放入室内池子中等待脱衣。
4、室内池应建在安静的地方,长2米,宽0.6米,高0.4米,可用玻璃围成,也可用砖砌成。池子分为三部分,用来放置不同时间脱衣的蟾蜍。池子底部用水泥抹光,并有一定坡度,始终保持地面潮湿不积水。蟾蜍放入室内池后,脱衣症状会进一步加剧。首先蟾蜍背部弓起,四脚抬起,身体表面像出汗一样潮湿,肚子不时部分鼓起,并用前后爪子用力在自己身上撕。接着,它的嘴一张一合,眼睛一睁一闭,跟人嗑睡时打呵欠一样。这时,蟾蜍脱衣开始。 至于次数,那看你是不是专业人士、养不养的好,次数跟环境和气候都有关的、一般是一点到凌晨1点脱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