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课前预习法: 预习很重要,只有课前预习了,才能提前了解课文内容。 1. 预习之前准备一本字典,先把生字词过关。这样方便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 标自然段。 3. 熟读课文三遍(以上)。 4. 概述课文大致内容,了解中心思想。 5. 课后题试着做一做,最好不用参考书,这样能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课后在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解决。
2、 二.上课听讲法: 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学会倾听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别人的赞赏。培养听力首先从听课开始: 1.老师讲课时,不要东张西望,要集中精神这是培养听力的第一步。 2.耳朵边听要边记重点,这样方便回家、考试前的复习(笔记最好记书上)。 3.同学回答问题时,不要插嘴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改善自己的不足。即使同学回答得不够完美,也等同学说完再补充。
3、三.课后复习法: 复习没预习重要,预习做好了,复习起来就自然跟着容易: 1.复习也要拿笔,第二次看要又有收获,把第二次的收获和看法另外写下来。 2.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要“一目十行”,要同时记重点、生字等知识内容。
4、四.课外阅读法:(文言文,现代文) 阅读是学习的重点,多阅读能提高我们自身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1.选书。选一本好书也是一个人的能力。 2.阅读时拿一支笔,在读的过程中把好词好句句画出来,不一定要背下来,只要了解一些句型,恰当的运用到作文中去。 3.摘抄就是把你画记的那些好词好句摘抄下来,用于作文,专门找一个本子。摘抄和阅读又不一样,它要更深一层。摘抄的内容,语言优美是不够的,有时一些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也能写下来、记下来。 4.课外积累的多,课内阅读你自然得心应手。
5、五、、语文敖疼熘涝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粲崛纫鳍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