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育不在知识和技能,而在态度和价值观对于美育性质人们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是情感教育,有人认为是形式教育,有人认为是艺术教育,有人认为是价值观教育。无论哪种界定,都体现出美育的独特性,这主要表现在它与分科教育观念、方法和内容较难完全兼容。学校教育科目主要侧重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就与美育相近的科目来说,美学侧重知识教育,艺术侧重技能教育。美育终极目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态度和价值观。是一种能力。
2、通过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和艺术环境环境影响在美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美育分为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三个阶段。除学校美育涉及美学和艺术等教育科目之外,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虽没有明确的教育科目,却与环境和氛围营造有关。概括起来,我们可以从自然环境保护、人居环境营造和艺术环境创设三个方面来设计美育的实施路径。
3、以学生为中心,让环境影响由外在转而内在判断从青少年角度来说,环境影响只是实施美育的一个方面,而且还是比较外在的方面。实施美育的内在方面,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高等教育中尤其有效,教师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兴趣指导学习,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特别是伴随新技术和新知识爆炸式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很有可能会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导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尤其适合美育,再加上与环境影响结合起来,可以让环境影响由外在转为内在,转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