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图片 英语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 节约用水手抄报

水性涂料常见弊病和解决方法

时间:2024-10-12 18:23:32

1、露底 多道涂刷仍可见基底的颜色或整体的颜色不均匀 1、乳胶漆兑水太多,涂膜太薄; 2、基面太光而吸水性太低或底漆憎水性太强,用量上不去; 3、基面为凹凸面,通常凸面漆膜过薄; 4、底、面涂颜色反差明显。 解决方法: 1、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兑水; 2、基面虽然要做平,但不要压太光,低漆憎水性要适中; 3、基面要做平或用滚筒施工; 4、使用与面涂颜色相类似但稍浅的中涂或低涂。

2、流挂 涂装后,乳胶漆立即向下流淌,造成涂层表面不均匀 1、漆膜涂装得太厚; 2、乳胶漆过度兑水; 3、施工环境湿度过大,温度太低,或基层太湿; 4、无气喷涂时,喷枪与被涂装表面的距离太近; 5、基层压的太光,吸水性太低或底涂憎水性太强。 解决方法: 1、滚筒蘸料后,最好通过均料板均匀,以控制湿膜厚度; 2、施工时,严格按说明书要求兑水; 3、避免寒冷环境施工,相对湿度小于85%,基层要晾干后施工; 4、无气喷涂应控制好喷头与涂装表面的距离; 5、基面应做到平而不光,对于憎水性强的底涂,可缩短面涂和低涂之间的涂刷时间。

3、接痕 涂膜在涂装搭接处出现颜色或光泽的差异 1、乳胶漆过度兑水; 2、涂装时温度太高,干燥速度太快; 3、基层吸水太大或多孔; 4、涂装是未能保持"湿边"状态。 解决方法: 1、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兑水; 2、尽量不要在烈日直射下施工; 3、吸水太大或多孔,用底漆或封闭剂对基层进行处理; 4、涂装时,向前涂完一块待涂区域后,再反向涂装刚涂过涂料的区域,以保持湿边,有助于得到均匀平滑的外观效果。

4、开裂 乳胶漆涂刷后干燥过程中出现裂纹 1、环境和基层的温度低于乳胶漆的最低成膜温度; 2、湿膜厚度过厚或中涂未干就涂面涂; 3、涂层间匹配性差,如在弹涂、压花基面上施涂硬质涂料; 4、环境温度太高,风较大,干燥太快。 解决方法: 1、环境和基层的温度一定要高于乳胶漆的最低成膜温度一般施工环境温度要高于5℃; 2、一次施工不要涂刷太厚,掌握好二道涂刷的时间间隔; 3、确保涂层间柔韧性匹配,在弹涂压花基面上施涂时要选用抗开裂性好的乳胶漆; 4、避免在高温烈日直射和大风环境下施工。

5、鼓泡 漆膜隆起成泡 1、基层有水或太潮湿; 2、基层温度太高而湿膜厚度比较硬; 3、涂刷后没多久就下雨; 4、土建时防水处理差导致雨水通过裂缝或未上漆的基面进入基底,或有漏水,扩散时破坏漆膜。 解决方法: 1、使基层进一步干燥; 2、涂刷底涂,丝、湿膜温度不要太厚; 3、多注意天气预报,尽量避免在雨前和雨后施工; 4、做好基底防水层,对基底裂缝进行修补。

6、 "火山口"气泡 涂膜中有火山口状小孔,气泡浮出或悬浮其中 1、基底或腻子过于疏松多孔; 2、涂膜过厚或未干重涂; 3、使用了劣质长矛滚筒; 4、刷涂时刷子涂刷过快; 5、涂料搅拌好就施工。 解决方法: 1、待干透后打磨受影响膜重涂; 2、确保一次施工不会太厚; 3、使用优质中短毛滚筒; 4、控制刷涂速度; 5、搅拌后应静置消泡后再施工。

7、泛碱 涂膜表面出现盐碱析出,在表面形成白色流挂或破坏漆膜附着力 1、基层保养时间不够; 2、使用了海砂配置的砂浆; 解决方法: 1、基层应有足够的保养期,保养期的长短视气温高低和相对湿度大小而定; 2、尽量避免使用海砂配置抹灰砂浆; 3、用封闭底漆对基层进行处理;

8、长霉 在涂膜表面出现黑色、灰色或褐色霉菌区 1、潮湿通风不好,少阳光或无阳光的地方; 2、乳胶漆的防霉能力不足或防霉效果差; 3、涂装前没有将基层上原有霉菌清理干净 4、未涂底涂 解决方法: 1、在潮湿环境最好涂防霉乳胶漆; 2、对于已长霉的涂膜表面可用漂白粉或防霉水清洗; 3、长霉严重的建议将发霉处彻底清除干净后用7%~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涂刷1~2遍再涂涂料; 4、底涂有一定的憎水性和封闭作用能减少长霉。

9、粉化 在涂膜表面形成一层细细的粉末,擦之即掉落 1、使用了低档的,填料含量高的涂料; 2、将内墙乳胶漆用于外墙; 3、施工时兑水过多 解决方法: 1、选择优质的乳胶漆; 2、内墙乳胶漆不能用于外墙; 3、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兑水。

10、起皮和剥落 由于附着力差而导致漆膜起皮和脱落的现象 1、使用了不耐水的腻子; 2、一次批挂腻子太厚腻子附着力不好而剥落; 3、基层有水或基层太潮湿,乳胶漆涂膜透气性差; 4、施工温度过低,没有形成好的涂膜; 5、基面有浮尘,没有用底涂。 解决方法: 1、采用耐水性好的腻子; 2、外墙一般不使用腻子,如需找平,腻子也不能太厚; 3、基层再干燥一段时间; 4、尽量避免在低温环境施工; 5、去除浮灰施涂底涂。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