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逛罹为垴家的星星榜
我家墙上贴了一些表格,那是女儿的星星榜,是她自己制作的。每当她有一件值得表扬或鼓励的事情时,我就会让她给自己加上一颗星,并注明原因。
昨晚,写小哈佛的英语作业时,我发现她自己能动脑写作业、思考:图看起来都是桌子,但她能够区分table和desk(我都没搞明白
);何时用is何时用are搞得比较清楚......所以,我说:快,给自己加一颗星去。她喜滋滋地去了。后来翻开听写本,我看到上次的听写成绩改了一下,我随口问问是怎么回事儿,她说老师没有看到她错了两个,所以只标注为错一个,她告诉老师还有一个错误,所以就改了,老师还夸奖她诚实。我又发现了一个可以鼓励的事情:快,再加一颗星去.......她高兴地数着自己的星星:我又有八颗星了!再有两颗星就又有一本书可以看了。后来妈妈回来之后,我又把女儿的“光辉事迹”跟妈妈做了“汇报”,妈妈也很配合:啊,你那么厉害!女儿看着还淡定,但嘴角的笑意告诉我,她心里美着呢。这其实是我饥饿营销的小伎俩,早早把书买好,但是只有她得到十颗星时才奖励她一本,所以她对得之不易的书很喜欢,会好好看。而我呢,因为奖励的是书,所以恨不得她早早攒齐十颗星,好让她多看书。所以,我就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要找到了她的进步、亮点就毫不客气地奖励她一颗星
。再看看她的星星榜,表扬的原因五花八门。有单词听写得班上唯一的一百分,有自己主动打电话的,有表演故事做得好的,有自己自主阅读的,有主动完成作业的,有帮干家务活儿的,有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的......总之,只要有一点儿进步,是我希望培养的方面,我都争取去发现,加以鼓励。这样,表扬很具体,而且孩子得到的不仅是物质奖励(书),也是精神奖励。
也许会有人问:这样会不会使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而做事儿啊?从我的实践来看,这些星星绝大部分是我主动给的,偶尔有几次是孩子主动提出是否可以加星,我也会答应,因为确实都是值得鼓励的事儿。而且,孩子为了得到书而努力,这几乎没有任何问题。
二、代币法
这其实就是传说中的代币法。
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学派特别注重奖励的运用,奖励在行为的强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谓强化通俗来讲就是用行为的结果去影响和塑造人的行为。奖励包括尹老师提倡的表扬本这一类形式(属于精神奖励),也包括物质奖励。其中行为疗法中的代币法是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
代币法就是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代币起着表征的作用,只是一个符号,在家里可以用小红花,五角星等等为代表,也可以是记分卡、点数等等,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这种方法有效,但是不能把它当做主要的方法。学习问题重在培养孩子的习惯、兴趣和学习的动力,仅靠代币法是不行的。但是在习惯、兴趣培养的初期,用这个方法进行激励,强化,还是很有助于习惯的形成、兴趣的培养的。所以,很有必要。比如我开始培养女儿自主学习的习惯时,在最初每当看到她自己不用我们提醒就去写作业时,就会奖励她一颗星,这激励、强化了她这种行为,对她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作用。
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寻找孩子的进步和优点,毫不客气地加以奖励,这就是星星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