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型特征 宣德瓷器的造型敦厚凝重,无论大件小品,制作均甚精致,即使器形很大也不会觉得吨重笨拙。而且品类繁多,琳琅满目,并创制了不少独特之作。 经典器形:梅瓶、小口梅瓶、玉壶春瓶、瞻瓶、贯耳瓶、四方委角瓶、扁腹绶带葫芦瓶、琼式瓶、小壁瓶、背壶等等。
2、图文特征 宣德时期的瓷器清华问世,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不仅画意豪放。生动。书法惆怅流利,州撅礻拇粗细皆有,而且内容题材广泛。 过去认为明代绘栽镒绸矽翼龙和穿花龙的青花瓷器始于宣德,现在根据实物证明,出现的时代可以追溯至洪武、永乐时期或者更早。另外,过去一般以为“宣德青花”中很少描绘人物,先在却从所见到的器物和有关资料中,发现不少内容丰富的人物场景,结合后来的成化瓷器中大量出现的以人物为主题的纹饰,更加说明了宣德时期已经为生动多姿的青花瓷故事人物画奠定了基础。
3、常见纹饰 此时常用的工艺装饰有:印、刻、画、雕、绘画等。 常见的图案纹饰:龙纹、凤纹、缠枝花果类、折枝花果类、人物、其他。(具体到什么纹饰,日后我会特地再写一张关于纹饰细分的经验)。
4、胎底特征 宣德时期,瓷土淘练更加精细,烧结后更为缜密坚硬。永乐时期胎骨则细润有余而坚硬不足。所以,同样大小的器形,宣德胎骨比永乐的重。 同时,宣德胎土也有厚薄之分。大器多厚胎,底部是无釉的砂底,处理光滑自然,五旋痕,常有火石红斑,于砂底处常可以看到清晰的旋痕。 浆胎的胎质疏松,色黄,胎骨开白色片纹,视其断面有烧结不透的现象,扣之发声沙哑
5、釉面特征 釉质与永乐相比,乃独细润,但是多桔皮纹。就青花瓷来说,釉面多泛青,称作“亮青釉”。有的青花器釉面气泡密集,大小不一,显云雾状,称为“蒙釉”,又俗称“唾沫釉”。清代仿宣德瓷器中,尤多这种云雾现象。 宣德瓷器的高温色釉中,都具有釉面桔皮纹和气泡密集现象,少有例外。啄器器里釉汁淌流不均,可见垂流痕。除了大器为无釉白砂底外,中小器物足底多釉,但器身与器足釉面色则往往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