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亲:在古代结婚都是媒妁之言,由男方在没人带领下到女方家访问,称为“相亲”,相亲的结果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各种暗示表现。
2、 察家人,一些地方把这步也称为看亲,和相亲差不多也都是男方在媒人带领下到女方家访亲。
3、 男女双方互换家谱,称为换庚谱,媒人提亲,如果两人生辰不相冲,双方可以进行家谱互换。
4、 过文定,过大礼,带一些礼品到女方家,并上聘书,举行隆重的订婚仪式,礼品皆为双数,然后定吉日。
5、 婚礼前,选个良辰吉日,铺上被褥、床单撒上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寓意早上贵子。
6、 女方陪送,嫁妆在婚礼前由娘家送到夫家,除了衣服之外,还有剪刀,鞋子等各地习俗不同有所差异。
7、 上头,婚礼前择定吉日,双方在各自家中梳理打扮。
8、 哭嫁,在古代,女儿出嫁,很难有机会见到家人,回娘家需要夫家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