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图片 英语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 节约用水手抄报

金针菇转潮期的管理要点

时间:2024-10-17 04:37:40

1、及时清理物料表面。 子体菌盖的直径为1-1.5 cm,柄长为14-15cm时采集,及时去除物料表面残留的蘑菇腿和小蘑菇,去除个别材料表面的菌丝,减少机械损伤,保护原蘑菇的原基。

金针菇转潮期的管理要点

2、适当的通风和冷却。 在蘑菇出现的阶段,为了收获盖子小,柄长,颜色浅,鲜嫩的优质金针菇,为了保持生长所需的湿度,创造二氧化碳浓度高的微环境,通常在菌袋上覆盖地膜。 但是,湿度高,二氧化碳浓度高,不利于促进再芽。 早晚可以剥离膜使空气通过,使其尽快形成原基。

金针菇转潮期的管理要点

3、放出微弱的散射光。金针菇在黑暗环境中可以完全形成蘑菇原基,但与弱散射光环境相比,蘑菇原基的数量要少得多。 因此,在变潮时应给予一定量的散射光。 “三分阳七分阴”的环境加速了蘑菇原基的分化,形成蘑菇芽。

金针菇转潮期的管理要点

4、合理的温度控制。 金针菇原基形成的适温为13-15℃。 温度高,可以在蘑菇房的闲地喷大量水。可以充分冷却。 温度高的时候,湿度过大的话,菇脚就会变黑,绒毛也会增多,从而引起病害,因此需要注意。 温度越低,可以浇热水或加热蘑菇房,温差过大,导致蘑菇原基形成迟缓,影响蘑菇芽生长,避免不利于转潮。

金针菇转潮期的管理要点

5、培养料的含水量应当适度。 培养料的含水量如果达不到65%~70%,就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和后期的顺利转潮。 培养料干燥时,一次放入大量的水放入袋中,2~4小时后放入多余的水,在1袋中加入50~100毫升。

金针菇转潮期的管理要点

6、掉头产菇。 在摘下第二潮菇后,如果掉头使另一侧的菇出来,能加快转潮。 但是,对于菌丝不全和杂菌感染的菌袋,注意不要掉头产蘑。

金针菇转潮期的管理要点

7、防止周围出现金针菇。 袋栽培的金针菇周围多出现蘑菇,中间不太出现或很少。 培养料可加入20%的木屑,防止周围产生蘑菇,促进蘑菇原基的形成。

金针菇转潮期的管理要点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