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步,在SPSS中建立变量,其中分组点击值,可以输入1,2,3分别建立三个组:对照、暴露、既往暴露组。年龄就输入协变量了。
2、第二步,录入数据,点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将年龄拉到协变量中去:
3、点设定==>按住Ctrl键可以同时将年龄和分组选中,用于分析交互作用;选择方差齐性检验用于检查方差是否齐;
4、点确定得到主体效应的巷佯袜瘫检验结果:这里主要看年龄*组别,sig值>0.05,说明各组儿童的年龄与手指敲击试验得分之间回归直线平行,即斜率相等。否则的话说明回归直缏堋垌胯线斜率不等。平行的意义:说明得分与年龄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确实有影响。因次,相等了才行进行下一步的分析;方差齐性的检验结果表示方差齐(sig值>0.05)。
5、接下来进行协方差的分析:
6、结果怎么看?年龄组F=53.602,P=0.000,说明年龄与得分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将其作为协变量进行方差分析是合理的。而组别的F=6.428,P=0.003,<0.05,说明各组的调整均数不相等,铅的污染在各组中存在差异,铅污染确实可以影响儿童的神经行为能力。
7、下面是对均数的调整和参数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