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列法(Rank坡纠课柩ing Method)
1、特点(多选题):
①简单易行;
(1)优点②花费时间少;
③能使考评者在预定的范围内组织考评;
④并将下属进行排序,从而减少考评结果过宽和趋中误差。
①在员工间进行主观比较,不是用员工工作的表现和结果与客观标准相比,具有一定局限性;
(2)缺点②不能用于比较不同部门员工(缺乏可比性);
③个人取得业绩相近时很难排列;
④不能使员工得到关于自己优点或缺点的反馈。
3、适用范围:作为薪资奖金或一般性从事变动的依据。
二、选择排列法(Alternative Ranking Method)
2、适用范围: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排列方法,适用于上级、自我、同级、下级等考评。
三、成对比较法(Paired Comparison Method)
1、概念:成对比较法的基本步骤
首先,根据某种考评要素,如工作质量,将所有参加考评的人员逐一比较,按照从最好到最差的顺序对被考评者进行排序;
然后,再根据下一个考评要素(如工作效率,或创造性等)进行两两比较,得出该要素被考评者的排列次序;依次类推,经过汇总整理;
最后,求出被考评者所有考评要素的平均排序数值,得到最终考评的排序结果。
接着再根据“工作效率”、“创造性”等评价要素对上述员工进行两两比较。得出相应的排列次序。如,被考评者F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创造性”的排序分别为1、4、4,则其平均排序数值=(1+4+4)/3=3。这表明最终排序结果是:F排在第三位。
2、特点
优点:能够发现每个员工,在哪些方面比较出色,哪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和差距(如,上述员工F在工作质量方面做得不错,但在效率、创造性方面做得不够)。
缺点:如果员工数目过多,不但费时费力,其考评质量也将受到制约和影响。
3、适用范围:在涉及的人员范围不大、数目不多的情况下宜采用本方法。
四、强制分布法(Forced Distribution Method)
1、概念:假设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整体呈正态分布(见下图),那么按照状态分布的规律,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好、中、差的人数分布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在中间的员工应该最多,好的、差的是少数。强制分布法就是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将被考评的员工强制分配到各个类别中。类别一般为五类:从最优到最差的具体百分比可根据需要确定,既可以是10%(优),20%(良),40%(好),20%(一般),10%(差);也可以是5%,20%,50%,20%,5%。
调查表明,正常的企业会按正常的曲线分布。也就是说,优秀员工总数不超过10%。同时一定会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表现比较差,不能达标,这一部分人绝不可能是零,约有5%到10%左右,另有一半的人表现平平,只能是达标。这就是一个正常的曲线分布,即:
2、特点
优点:可避免考评者过分严厉或过分宽容的情况发生,克服平均主义。
缺点:只能把员工分为有限的几种类别,难以具体比较员工差别,也不能在诊断工作问题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3、适用范围:适用于员工能力呈正态分布。如果员工的能力分布呈偏态,该方法就不适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