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过度夸大外界危险,要实事求是,对外界刺激作出正确的评估;
2、提高自己的安全感,让自己在遇到危险时,能对这种风险有预知的能力,并且应对有力而且恰当、及时,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规避风险和危险,还能让自己有主体感、可控感,这样面临威胁进就会镇定自若,不至于极度恐惧而无所适从;
3、当自己面临威胁,感到非常害怕时,不要完全成为害怕,而要保持冷静,分一个我来观察外界环境,同时关照自己的恐惧情绪,只要自己能从恐惧中分身出来,恐惧就会减少一半,而不至于让自己完全成为恐惧,丧失主体感;
4、如果自己处在恐惧情绪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就需要化解恐惧情绪,不能让它成为自己的情结,影响自己的社会功能;
5、当自己处在极度恐惧时,如果已经脱离危险区域,在安全时,还是不能放松,恢复平静,就应该让自己的关注点从外界的危险中,向内收,回到内部的感受上,观照一下自己,当恐惧时,身体上有哪些反应,如心跳加速,面色苍白,血往下肢涌,四肢紧张,四肢发抖等;
6、这些身体上的反应,快感度是多少?紧张度是多少?它们这样反应,是想表达什么?
7、让自己这么害怕的那一件事,回头再来看看,重新评估,它的危险和威胁程度是多少?我们这样反应恰当吗?
8、通过这种情绪的到达和离开,我们就可以化解恐惧情绪,以后面临新的危险,就能恰到好处地去反应,镇定自若,不至于过度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