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在乡试、会试、殿碍测行臬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一个考生只有在这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即“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摘取,才能称为连中“三元”。
想想全国多少人才在竞争,再有才华的考生也很难保证每考皆榜首啊,只要有一次考个第二,就不是连中“三元”了。
扩展资料:
状元是中国科举金字塔的顶尖人物,就是进士的第一名。考中状元就意味着“一举成名天下知”。古代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三年中只产生一名状元,可见考取状元是相当艰难的。
倘若没有超人的才华、坚强的毅力、健康的体魄,高中状元是不可能的。从隋代到清朝的1300多年科举史里,共产生文状元596名,武状元182名。
而能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蝉联第一,“连中三元”的,更是凤毛麟角。“连中三元”是古代读书人毕生之夙愿,历史上“连中三元”者,版本不同,数量不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连中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