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图片 英语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 节约用水手抄报

笋壳鱼鳃毒病的防治

时间:2024-10-16 14:27:13

随着笋黾戊睥荐壳鱼的养殖户越来越多,我们在几个农户的鱼塘内发现了鳃霉病,病情危害也比较严重。现将发病特征、原因以及防控方法分弗幺黑镯析如下:

病症表现:病鱼一般靠近鱼塘浅水处,并喜欢将身体潜伏于泥面,呼吸困难,大部分体表变黑,受惊后会发生冲撞,打转,鳃盖张开,身体变直,不能游动而沉底。鳃上粘液增多,鳃丝缺血,鳃小片上有明显的大量的鳃霉菌丝,弯曲成网状,分支较多,菌丝分支沿鳃丝血管分布,纵横交错,穿入软骨生长。 

病因:鳃霉菌感染引起。环境诱发因子是水中有机物含量高,PH值较高。我们调查发现:

(1)笋壳鱼鳃霉病的发病时间从10中下旬、水温下降至23℃以下开始;发病后随水温升高(搭越冬棚后鱼塘水温可升至26℃)而死亡增加,随水温降低而减少。

(2)10月以后,规格小于6厘米的鱼苗容易患此病,超过6厘米的鱼苗患此病的比例相对较少,而且大规格的鱼苗患此病用药后基本可以控制,小规格的鱼苗用药后难于控制,只在用药后3天内死亡有轻微下降,3天后死亡会迅速增加。

(3)放养密度大的鱼塘(规格6厘米以下,亩放5万尾以上)容易患此病,放养密度小的鱼塘(规格6厘米以上,亩放2万尾以下)患此病相对较少。

(4)投喂冰鲜鱼浆或水蚯蚓的养殖鱼塘易患此病;现场调查这类塘的水质指标中,氨氮往往超标,而且PH值也多在8.3以上。而投喂饲料鱼的养殖鱼塘水质较好,不易患此病,即使患病后也容易治疗。

防控:目前还没有一种完美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靠养殖过程中提早采取预防措施。放养前要严格清塘,流行季节既要重视调节水质,又要适当使用中西药制剂全池泼洒来预防消毒。要科学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适时开动增氧机调节鱼塘水质。要注意调节池水的透明度。尤其是搭越冬棚后更要把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以上。发生鳃霉病后更要适当加注新水。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