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患有所不辟也的辟,通“避”,译为躲避。
一、出处;
出自《孟子·告子上》中的《鱼我所欲也》。
二、原文(节碚枞凇悄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三、译文(节选):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四、注释:
患:灾祸。
故:所以。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文章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文章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
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不断的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