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会孩子情绪管理的能力,给予他及时、适当的帮助。家长要意识到在孩子闹情绪、耍脾气而出现不礼貌的言行时,其实也是孩子很无助的时候,他需要关心与帮助。只有家长冷静下来后,才有能力帮助孩子。能够管理情绪的人,就能够掌控自己的言行。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方法:
2、扌谂上涝冷静处理。当见到客人或需要打招呼的人时,孩子闹情绪、耍脾气而不问候,这时,家长感到再尴尬,再没面子,都要忍耐,第一反应应该是冷静,而不是受孩子情绪感染,也去发脾气,情绪化处失窝蜜琶理。做不到的家长,需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应对此类事件的心态,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家长本身冷静下来的心境造成的能量场,孩子会感受到的,闹情绪、耍脾气的言行就会开始有所收敛,甚至会升起惭愧心。
3、任其自省。当孩子正闹情绪、耍脾气时,如果不会影响到他人,就让他先发作一会儿,家长在旁边冷眼看着,除了防止他因情绪失控动作太激烈造成身体受到洫币橥郊伤害外,不做任何事情,直到他自己累了或感觉无聊了,甚至不知道该怎样收场了,这时,家长再出手,很巧妙地说几句即不伤孩子自尊,又能够让他认识到过错的话,一般问题就轻松解决了。孩子这样自己尴尬上几次,就会反省到这样做毫无意义主动改为自我调整情绪。
4、讲理时多聊感受。这是上一条收场语后的工作。要在孩子能听进道理的时候再对他讲理,所以,只有他闹完情绪、耍完脾气,才能听进去你跟他谈的话。谈话时多以询问孩子的感受为主,比如说:“累了吧?”也可以直接挑明对他当时心里想法都知道,比如:“被很多人看着是不是很不好意思,又死要面子不想收场啊?”让孩子有所释然,下次发作时就会想起来而感到尴尬,很快自己调整好情绪。
5、知耻而后勇于改过。当孩子闹完情绪、耍完脾气后,我甚至会说:“你想想,当妈妈很有修养地面对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时,看到的人会怀疑你不是我的孩子,因为咋俩的素养差距太大了!”让孩子在释然的情况下,知道羞愧,进而在想闹情绪、耍脾气有所顾忌,渐渐地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越来越强。
6、防患于未然。对于情绪化严重的孩子,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坦诚的面对孩子的这个问题。可以提前做好防范:提前与孩子详细商谈,预设将要面对的人,将要面对的场合,特别是要让孩子自己先感受一下到那种时候的心情,问问孩子需要爸爸(妈妈)怎样的帮助?孩子会因为父母的理解而产生信赖,并有勇气突破自己,改变自己。次数多了,孩子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做管理自己情绪的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