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着马云“爸爸”在后面的撑腰,荣威RX5以全球首款互联网SUV的身份面世,虽然起初很多人搞不懂一个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为什么要把八竿子打不着的互联网作为宣传的噱头,但从前期的效果来看,不得不佩服荣威RX5的营销手段。毕竟在互联网时代,贴上马云的标签,就相当于出生自带光环,不火都难。
2、撇开这些营销嘘头,荣威RX5搭载的斑马系统确实值得点赞,想想在那之前的车机系统,听歌靠数据线或蓝牙,甚至还有插内存卡或者光碟的;广播只能靠调频;系统自带的车机导航先不说是否靠谱,就是输入一个目的地都会让你精神崩溃,糟糕的输入法,老人过马路般的系统反馈,反正就是找不出不用手机导航的理由。
3、而荣威RX5搭载的斑马系统,像极了一个移动的平板电脑,连上网络之后,在线听歌、在线导航、甚蝮舟湛搁至上网看电影都可以,体验上和普通的平板电脑没多大区别,这样的功能运用在车机系统难吗?对于阿里的码农来说如同砍瓜切菜。当然除了丰富的运用之外,还有“聪明”的语音语义识别功能,不仅识别准确,而且还支持多地方言,听歌、开窗、导航、调音量、打电话这些以前需要用手才能解决的事,只需要动动嘴就能给你安排地明明白白。这些功能实现难吗?难,但类似科大讯飞这样的科技公司早已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4、荣威RX5很好的融合了阿里、科大讯飞等公司提供的技术,并结合自身特点和用户习惯,开发的车机系统在功能上更加符合互联时代的调性,体验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并且将车机系统的智能化方向推进了一大步。在上汽推出斑马系统之后,众多国产品牌和合资品牌也相继效仿,纷纷和互联网巨头抱团,推出了各自的智能车机系统,包括长安的InCall、传祺的inJoy系统、长城的Hi-Life等车机系统,各家的名字虽然不尽相同,但主要功能和体验上大相径庭。
5、当然荣威RX5能够在国内SUV市场持续多坎怙醣秸年销售火爆,仅凭车机系统上的软实力显然不够,作为上汽荣威的主力车型,荣威RX5由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设计部总监邵景峰亲自操刀,外观原创,设计成熟,空间在同级车型中算中上水准,配置也比较丰富。难能可贵的是,搭载了上汽自主研发的“蓝芯”1.5T发动机在燃油经济性方面的良好表现,在汽车之家车主口碑处,手动挡车主平均油耗7.3L/100km,自动挡车主平均油耗7.5L/100km,这样的表现放同级合资车里,也是比较优秀的。
6、早些年,距离“山寨文化”中心深圳华强北约30公里的比亚迪,自然没能和山寨撇清关系,比亚迪早期的车型主要以模范丰田车为主,包括国产“花冠”F3、国产“雷克萨斯RX”比亚迪S6、国产“凯美瑞”F6等。作为自主品牌第一梯队车企,当时比亚迪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
7、比如早年搭载在速锐的那套1.4T+6速双离合变速箱,就是比亚迪自主研发的,虽然是逆向开发大众EA211 1.4T发动机和DQ200变速箱,但在那个国产车基本靠三菱供血的年代,比亚迪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缸内直喷涡轮增压中冷技术的1.4T发动机,虽然可靠性方面与合资品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至少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为以后在发动机、电池等技术方面的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扯得有点远,当时比亚迪在技术方面的进步是很多国人认可的,但在外观上的造诣就让人无力吐槽,好像除了模仿就没有了多少原创的东西。这样的局面直到前奥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的加入终于有所好转,这位曾经操刀过奥迪Q7、奥迪R8等车型设计的大师,来到比亚迪之后,主导的Dragon Face设计语言在宋MAX、唐、秦等家族主销车型上大受好评。
9、而运用在比亚迪宋Pro上的那套设计语言已经是Dragon Face的2.0版本,细节之处无不体现中国文化的“龙”元素,比如气势十足的中网犹如一条巨龙张开大嘴,LED前大灯以及尾灯揉合了“龙爪”元素。宋Pro一经推出就大获好评,其中外观无疑是一大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