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图片 英语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 节约用水手抄报

猪粪如何养鱼

时间:2024-10-12 11:54:43

1、猪—鱼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历史悠久,至今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在该模式中,通常将新鲜或发酵的猪粪或废水排入鱼塘,将养分转化为鱼塘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进而提高水产品产量和增强系统稳定性。对于猪—鱼结合模式,现具有2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发酵猪粪(或沼气肥)养鱼好,因为经无害化处理(如厌氧发酵)的猪粪中,寄生虫卵和有害菌被大量杀灭,作为鱼饲料能使塘鱼的发病率大大减少,而且猪粪中富含氮、磷、无机盐,十分有利于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而用未经处理的新鲜猪粪养鱼,对塘鱼及养殖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水体溶解氧下降。二是认为新鲜猪粪养鱼好,因为新鲜猪粪中有较多的营养可供鱼利用,且投喂方便,不需要专门的发酵池,可降低成本;而猪粪经发酵后往往腐烂变质,其养鱼效果不如新鲜猪粪好。

2、研究报道在养殖池施加等量的新鲜猪粪与发酵猪檩唔镪蹼粪,发酵猪粪组水体的氨氮含量、溶氧量、浮游植物生物量高于新鲜猪粪组,新鲜猪粪组的鱼净增重高于发酵猪粪组,但细菌浓度也相对比发酵猪粪组高。邵丽臣芊掠唤君等[2]研究报道了使用未经处理的生粪养鱼导致鱼体感染沙门氏菌,人食用这样的鱼就可能导致受感染。近年来,我国进出口的冻鱼(鱼糜)屡被检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超标[3-5]。受污染的养殖环境中大量存在的大肠菌和沙门氏菌是污染罗非鱼的原因之一。当前猪病发生较以往复杂,且鱼塘养殖密度增加,水质下降加快,水产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传统养殖模式的卫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拟探讨新鲜猪粪和发酵猪粪对淡水养殖水质及罗非鱼安全的影响,以期为评价和改进传统生态养殖模式、建设现代农业提供支撑。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