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图片 英语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 节约用水手抄报

汝窑的历史,起源,发展和演变

时间:2024-10-12 23:09:38

汝窑位于河南省宝丰县芯虹弋鹑清凉寺(又称青龙寺),烧造时间约是北宋神宗到徽宗(1068~1125年)时期,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

汝瓷胎色如香灰,极细腻,骨坚壁薄,胎骨迎光可见微微红色。汝瓷满釉支烧,在盘、碗、瓶等的底部,可见细如胡麻的小支钉痕迹,五至七枚不等。

汝瓷以素面为主,少见纹饰,铭文有“奉华”、“蔡”两种。汝瓷器型种类不多,小器多而大器少,主要有盘、碗、盆、瓶、洗、尊、樽、碟、盏托、奁、胆瓶等等。

从窑址出土的标本来看,釉色以天青釉为主,淡天青次之,还有极小部分豆青釉,其中以天青釉瓷最为精致。汝窑接受宫廷的烧瓷任务,烧造汝官窑青瓷器,产品十分精美,宋人有“汝窑为魁”的说法,在宋代青瓷中被推为首位。

汝窑的历史,起源,发展和演变

汝窑青瓷胎质细洁,呈香灰色,釉色呈一种淡淡的天青色,釉面开细密的纹片,不同于其他青瓷。器型有盘、碟、洗、瓶、尊、碗、盏托、水仙盆等,盘、碟、洗、碗多为圈足外卷,多采用满釉裹足支烧,足底心有三至五个细小的支烧痕。盘和洗的数量最多,盘有花口、敞口、圆口、敛口等。汝窑盘敞口,斜壁,圈足,淡青色釉,釉面有细碎开片,采用满釉支烧。

瓶有棒槌瓶、长颈瓶、长颈撇口瓶。尊有三足尊、出戟尊,还有六瓣花口的盏托和椭圆形的水仙盆。汝窑器以素面为主,个别有纹饰的有铭文“奉华”、“蔡”两种。

汝窑的仿伪品自宋元起各朝皆有,特点是:胎多为注浆模制,胎壁较厚,胎色偏白,迎光看并无真品能见的微红色。釉色清澈透明,有贼光,无真品那样的肥厚釉和釉面的珍珠状开片,而呈现直线网状开片,造型不够大方,有过大或过小器皿。汝器中常有五代耀窑素面器、钧窑器等混入,需要严加鉴定。另外,汝窑与官窑器有的也难以区分。汝窑仿制地区曾集中于景德镇,近年河南、陕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仿烧。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