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出题&观察者分工无领导小组讨论就是个命题情景集体测验方法,通常最高的容纳量在10人/组。在讨论过程中对被测人进行观察记录。出题:首先,不要想说去压题,因为变化性很多,时髦些的结合当前的事实政治问题。但是一定有的:角色、冲突。观察者分工:观察者会按照2-1的配置进行搭配,即2个角色配1个观察者时间:一般总时长60分钟左右,预先5分钟介绍流程规则,5分钟读题,45-50分钟进行自由讨论,15-10分钟进行汇报。
2、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解题我们的解题思路应该在2点:分工、发言观察者的主要责任在观察, 观察:1)团队自主角色划分:我们希望看见的是,有一个人能膈套甘勰主导自由讨论(Leader), 有一个人能主动控制时间(Timer), 有人承担记录的总结/发言的角色*对于观察者而言,可以有人主动承担、也可以由某一个人进行分配。无论何种方式,都是可以被视为相对积极的模式。比较消极的模式,就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去意识到存在这样的角色分工2)自由讨论的发言:由于题目的限制,自由发言的人必定带着各自角色的立场,通常的观测点会在,发言的规律顺序、立场、逻辑表达。*对于观察者而言,发言是不是有序。比如,因为每一位被测人的角色背景都不同,是不是首先先需要有一定的背景介绍,然后再各抒己见表达观点。表达观点时,被测人是否逻辑清晰、有条理、有重点、扣题目地进行阐述,就很重要了3)结论:得出结论的过程应该包含在自由讨论中了。为的是观察这个临时组成的团队是不是有能力得出结论,要注意,不管结论统一还是不统一,得出的都是结论。例如:有的题目讨论奖学金发放的问题,有A/B/C/D/E/F/G等几位同学进行申请,最后统一结论发放给哪位同学是一种结论,而能缩小范围到几位奖学金候选人也是一种结论。所以,结论不等于达成一致。*对于观察者而言,总结看的是大家团队讨论的方式,因为这可能是冲突点最集中的一个环节,如果说自由讨论发言是展现个性的时刻,那么结论就是妥协的考验了。即便是没有结果,观察者也希望看见合理的理由或者后续的解决方法。而相对负面的呈现就是:没有人去推导这个结论,或者草率地让出一个结论,这可是会给全组小伙伴扣分的哦4)总结发言:发言的小伙伴将需要明确有想法地阐述得到的结论。由于有时间限制,是很考验发言小伙伴的水平的。*对于观察者而言,总结发言的逻辑、台风是一个指标,但是这个就是对个人的。对团队的呢,就是有没有小伙伴补充了。发言者有没有主动询问补充,或者有没有小伙伴主动进行补充。也是值得观察的一点
3、甄选标准首咸犴孜稍先,甄选需要结合应聘的职位。观察者结合观测结果和职位性质进行交叉选择。例如:如果职位本身是需要较多沟通交流、问题解决的,那么那些表现积极有想法的被观测者就有较高中选的几率;如果职位本身是以发现解决问题为主的,那么那些在过程中总结能力突出的被观测者就有一定的几率了。其次,不管适用的是什么样的职位,过于越界的表现不一定会被认可(可不要戏精上身哦)比如,过于强势、过于沉默都不一定会被认可。观测者希望看见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有序、有据、有一定表现力是一定会被认可的!